-
【概述】
妇女外阴部一侧或两侧红肿胀痛,甚至蕴热化脓者,称为外阴肿痛。
-
【症状】
(1)湿重于热:外阴部肿胀,色不红或微红,轻度疼痛,白带多或脘闷纳少。舌苔正常或白腻,脉象正常或濡数。
(2)热重于湿:外阴部红肿热痛,行动不便,坐则疼痛更甚,黄带多,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
【病因分析与鉴别】
湿重于热外阴肿痛与热重于湿外阴肿痛:皆系湿热下注阴户为患。由于“湿”与“热”程度的差异,湿热症情的轻重和兼症并不相同。湿重于热者以局部肿胀为主,皮色不红或微红,或伴有轻度疼痛,白带多。热重于湿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行动困难,黄带多,小便黄赤。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极 | 54 | 60 | 单穴 |
阳陵泉 | 48 | 3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第2天 | 八髎穴 | 54 | 50 | 双穴 |
曲骨 | 54 | 60 | 单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第3天 | 大椎 | 52 | 40 | 单穴 |
曲池 | 48 | 30 | 双穴 | 血海 | 48 | 30 | 双穴 |
-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后,外阴局部应保持清洁卫生,不穿化纤内裤,经常换洗内裤,避免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