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亦称多发性神经炎。任何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病,较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以青少年较为多见。重金属及毒素中毒均可引起,如砷、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中毒。有些药物,如呋喃西林、呋喃妥因也可导致。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湿热、痰饮互相凝结于经络之间,血脉闭塞导致麻痛。
-
【病因】
-
多发性神经炎有无同形反应、瘙痒、关节疼痛、发热等。检查病损分布是否对称,是否伸侧较重,有无红斑、丘疹、脓疱、银白色鳞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指甲有无点状陷窝、增厚,头发是否聚成束状,有无粘膜损害、关节损害、体温上升等。根据来源可分为:
-
(1)心源性
-
占多发性神经炎的60%-75%,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纤颤,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来自静脉的反常栓子等。
-
(2)非心源性
-
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血凝块、骨折或肺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
(3)来源不明
-
约30%的多发性神经炎不能明确病因。成人脑血流量约占心血输出量的20%,多发性神经炎发病率占全身动脉栓塞的50%,估计约90%的心源性栓子停留于脑部,多发性神经炎常为全身动脉栓塞性疾病首发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发生栓塞的机会基本相等。
-
【症状】
-
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著,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感觉障碍的分布呈手套或袜套式。肌力减退、肌张力低。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或潮红,少汗或多汗。
-
【艾灸取穴】
-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第1天 | 曲池 | 54 | 50 | 单穴 |
合谷 | 48 | 4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2天 | 外关 | 54 | 60 | 单穴 |
中渚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3天 | 阳陵泉 | 54 | 60 | 双穴 |
足临泣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4天 | 阴陵泉 | 54 | 60 | 单穴 |
三阴交 | 54 | 5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5天 | 足三里 | 54 | 50 | 双穴 |
涌泉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注意事项】
-
艾灸治疗此病有效。但对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应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毒性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等。如发现有神经症状和体征时,应尽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功能,并增强体质。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寻找营养障碍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由糖尿病引起者应同时治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