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理痢疾

  • 【概述】

  • 痢疾以结肠或回肠末端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因为痢疾杆菌侵袭后产生内、外毒素使肠粘膜受损,病变部位有多核细胞浸润,形成脓肿或溃疡。病变局部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中毒性菌痢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使血管壁周围组织严重水肿,内脏器官(如脑、肝、肾及肾上腺等)出现水肿。

    【病因】

    当人抵抗力降低时,痢疾杆菌经胃进入小肠大量繁殖,有些死亡了的细菌释放出内毒素,刺激肠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被吸收到血流的毒素, 后可从结肠粘膜排出,使结肠过敏和引起粘膜损害,在此基础上,痢疾杆菌和肠道其他细菌在粘膜表面和粘膜下繁殖,进一步产生破坏作用,引起炎症反应。

    【症状】

    发病的初期,痢疾杆菌分泌的内毒素和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末梢,而引起肠管痉挛、肠蠕动增加、肠壁吸收水分减少以及肠壁血管浆液渗出,并出现腹泻;此后,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大量粘液及纤维素渗出, 后形成溃疡、出血,才出现粘液脓血便。

    【艾灸取穴】


  •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肾俞 54 60 双穴
    气冲 54 60 双穴
    第2天 期门 54 6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肾俞 54 60 双穴
    复溜 54 60 双穴
    第3天 水分 54 60 单穴
    天枢 48 30 双穴
    气海 54 60 单穴
    第4天 大肠俞 54 60 双穴
    腹结 54 50 双穴
    小肠俞 48 30 双穴
    长强 54 60 单穴
    第5天 关元 54 50 单穴
    曲骨 48 30 单穴
    三阴交 54 60 双穴
  • 【真实案例】

    1、患者个人情况

    王先生,50岁,住在天津市和平区,6月28日 次前来就诊

    2、病史及症状

    患者于一周前患上痢疾,经医院治疗后没有痊愈。现在下痢红白相间,每日4~5次,里急后重,感觉腹痛难忍

    3、艾灸调理

    采取以上穴位循环取穴的方法,每日艾灸25分钟,另外加灸肚脐部分30分钟,每日艾灸两次,一个疗程后即腹痛停止,全身感觉舒适,不仅痢疾症状得到调理,而且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善

  • 首页|
  • 品牌简介 |
  • 特色技术|
  • 专家在线
jdf-icon

中华老艾堂艾灸加盟中心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008-6909 微信:laoaitang

地址:中国郑州文化路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