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
【发病原因 】
-
1、遗传
-
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
-
2、免疫力低下
-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防治肠炎重中之重。
-
3、滥用抗生素
-
很多人遇到疾病会滥用氨苄、头孢等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会直接刺激肠道,还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正常的大肠杆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肠炎。
-
4、饮食不注意
-
包括饮食因素如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食物过期如牛奶过期、及不清洁的环境、气候的突变、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均可以引起腹泻。
-
5、口服避孕药女性患者肠炎的危险性增加
-
来自美国和英国队列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药妇女患炎症性肠病的危险性增加40%以上。长期口服避孕药或大剂量服用雌激素妇女肠炎发生的危险性高
-
【艾灸取穴】
-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气冲 | 54 | 60 | 双穴 |
第2天 | 期门 | 54 | 6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复溜 | 54 | 60 | 双穴 |
第3天 | 水分 | 54 | 60 | 单穴 |
天枢 | 48 | 30 | 双穴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第4天 | 大肠俞 | 54 | 60 | 双穴 |
腹结 | 54 | 50 | 双穴 |
小肠俞 | 48 | 30 | 双穴 |
长强 | 54 | 60 | 单穴 |
第5天 | 关元 | 54 | 50 | 单穴 |
曲骨 | 48 | 30 | 单穴 |
三阴交 | 54 | 60 | 双穴 |
- 【饮食禁忌 】
-
1、忌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
2、饮食宜低脂、多纤维
-
3、少吃水果,因为大多水果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影响疗效
-
4、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