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里急后重的治疗方法

  • 【概述】

    排便前腹部疼痛,欲便而迫不及待称里急;排便时窘迫而排出不畅谓后重。二者同时并见称里急后重,是痢疾病证中的一个主症。其病因多与饮食不洁有关,主要病机特点为湿热之邪,塞滞肠道,气机阻滞而里急腹痛欲便,日久精气津血耗伤。临床有虚实之不同,但主要有湿热下注、津伤血虚、气虚、气机郁阻四种证型。
    里急后重是一种直肠的刺激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如细菌性痢疾、直肠的炎症和肿瘤、乙状结肠的炎症和肿瘤、息肉、盆腔的多种病变等。
  • 【症状】

    (l)湿热下注:腹部疼痛,急欲排便,便时窘迫,肛门灼热重坠。下利脓血,味酸臭秽,发热,口不甚渴,胸脘痞闷,纳差,舌苔黄腻,小便短赤,脉多滑数。
    (2)气机郁阻:多表现为腹部胀痛或窜痛,甚则连及胸胁,痛即欲便,便后痛减,排便不爽或闭塞,肛门坠胀不舒,或伴便下脓血,脉弦。
    (3)气虚:腹痛绵绵,时时欲便,便时涩滞不爽,肛门重坠,甚则脱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痢下白多赤少,舌质淡胖,脉细缓。
    (4)津伤血虚:腹痛绵绵,里急欲便,临厕努争难出,或仅并出黏液数滴,肛门空坠,痢下赤白兼杂,或赤多白少,口唇干燥,五心烦热,形瘦神疲,舌红少苔或见剥苔,脉细数。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湿热里急后重与气滞里急后重:每见湿热气滞同时存在又各有偏重。湿热之邪,壅滞肠道,气机阻滞而里急腹痛欲便;而气机阻滞则水湿运化不畅,水湿停留,郁而化热,下迫大肠而腹痛后重。二者相互影响,湿热偏重者,腹痛欲便,窘迫后重,肛门灼热,脘痞胸闷,舌苔腻等症状比较突出;气滞偏重者,里急腹痛,连及胁肋,肛门下迫,排便不爽。
    (2)气虚里急后重与津伤血虚里急后重:二者都属于虚证,多见于久痢不愈患者。二者相互关联,阴血虚者,多由久痢伤阴,营血耗伤,而症见痢下黏冻,努挣难出,心烦口干,神疲乏力,脉来细数;气虚者,因久痢伤脾,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气虚下陷,致肛门重坠,甚则脱肛不收,下痢白多赤少,食少体倦。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水分5450单穴
    天枢545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大肠俞5440双穴
    腹结54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照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 【艾灸体会】

    艾灸对里急后重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发病期间应注意饮食,忌生冷油腻之品,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
  • 首页|
  • 品牌简介 |
  • 特色技术|
  • 专家在线
jdf-icon

中华老艾堂艾灸加盟中心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008-6909 微信:laoaitang

地址:中国郑州文化路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