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脑鸣是指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部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本症基本病机包括肾精髓亏,髓窍失养,脑髓空虚;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升降失调,清窍不利;痰湿内阻,清窍不利发为脑鸣。本病病位在脑,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脾。
-
【病因】
-
(l)肾虚髓亏脑鸣:患者素体虚弱,年老体衰,肾精不足,或纵欲过度,房劳无度,耗伤肾精,或久病肾亏,均为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则髓窍失养,脑髓空虚而发为脑鸣。肾精亏虚不能上荣于脑,故发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首先见于腰部痠痛,肾主骨,肾虚见膝痠腿软;肾藏精,肾精不足,肾气不固,固摄无力则见遗精;肾精不足,见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红无苔,脉弱或沉细为肾精亏耗,肾气虚损之象。
-
(2)气郁化火脑鸣与痰湿内阻脑鸣:二者均为实证。前者因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久郁化火,升降失调,致清窍不利,发为脑鸣.以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等症状为主,后者因多食油腻、嗜酒等导致湿浊内生,痰瘀阻络,上壅于头部,蒙蔽清窍而发为脑鸣,症状以脘腹痞满,恶心欲呕,胸闷等症状为主。二证不难鉴别。
-
【症状】
-
(1)肾虚髓亏:脑鸣,耳鸣,健忘,肢体软弱,腰膝痠痛,遗精,或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红无苔,脉弱或沉细。
-
(2)气郁化火:脑鸣,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
(3)痰湿内阻:脑鸣,耳鸣,身体肥胖,疲倦嗜睡,肢体沉重,恶心欲呕,脚闷咯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
【艾灸取穴】
-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2天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3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然谷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4天 | 命门 | 54 | 60 | 单穴 |
腰俞 | 54 | 50 | 双穴 |
曲泉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5天 | 志室 | 54 | 50 | 双穴 |
束骨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6天 | 二白 | 48 | 30 | 双穴 |
阴谷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7天 | 小肠俞 | 54 | 40 | 双穴 |
归来 | 52 | 5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注意事项】
-
本症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以患者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常伴耳鸣、腰膝痠软、目眩等症状。一般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论及本病较少,而在古代也经常是脑鸣与耳鸣并论,故很难区分治疗,治疗原则和治法论述的也不具体,但是针灸对治疗本病的作用和疗效还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