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阴囊湿疹古称绣球风或肾囊风,亦属湿疹范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久坐潮湿之地,被湿气所侵,湿郁化热;或下焦湿热,风邪外袭,而致风、湿、热邪客于阴囊所致。
-
【症状】
阴囊瘙痒,抓破后流黄水、结痂,久而皮肤变厚,皮上生结节,甚至感染化脓。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患处 | | 7-10 | 艾条悬灸 |
第2天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曲骨 | 42-48 | 50 | 单穴 |
| 长强 | 45-50 | 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患处 | | 7-10 | 艾条悬灸 |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在患处局部涂抹甘露水,然后艾条悬灸7-10分钟。 -
【按语】
本病 忌搔抓、揉搓、摩擦、烫洗等,凡热水、肥皂、盐水、碱水等皆不宜应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癣药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只要能保证做到不抓痒、不刺激皮肤,很多病人可迅速好转。
-
【案例】
李某,男,59岁。
主诉:反复右侧阴囊皮肤瘙痒4年。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阴囊皮肤瘙痒,随即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样物,局部温度升高后感瘙痒不适症状加重,到当地医院诊治,给予外用药涂抹治疗后有所好转(具体用药不详),此后上述情况反复出现,皮损范围逐渐增大,部分皮损处糜烂。
查体:右侧阴囊皮损面积7cmx2cm,形状不规则,皮损中心处皮肤质硬,呈暗红色,有少许黄色渗出液,皮损边缘处皮肤发红,与正常皮肤边界清晰。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施灸。1日,灸膈俞、血海各50分钟;2日,灸关元、曲骨、长强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再每天在患处涂抹甘露水,然后用艾条悬灸7-10分钟。灸治3月后痊愈,与正常皮肤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