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
【症状】
创面周围伴有红、肿、热、痛局部炎症,如果还有化脓、恶臭症状者即可认定为局部感染征兆,伴发热则说明具有全身反应。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局部患处 | | 10-15 | 艾条悬灸 |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第2天 | 局部患处 | | 10-15 | 艾条悬灸 |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膻中 | 45-50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第3天 | 局部患处 | | 10-15 | 艾条悬灸 |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压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当皮肤出现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多时用大艾条灸局部,每次灸至渗出液干为止。
-
【案例】
许某,男,50岁。
主诉:反复腰骶部多处皮肤溃烂6个月,加重一周。
刻诊:腰骶部多处皮肤溃烂, 大的可达6*7cm大小,有渗液,色清质稀,发热,汗出,慢性病容,唇面色淡无华,神萎,大便干,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诊断:压疮。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和艾条施灸,隔物灸仪灸处方见上。再每日用艾条悬灸局部患处,每次灸至渗出液干为止。灸5日后疮面缩小,渗出液减少,无发热症状。灸1月后疮面爬皮长肉明显,疮面皮肤已开始干燥结痂。继续灸1月基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