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坐骨神经多从梨状肌下缘穿过进入大腿后内侧。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病人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可损伤梨状肌,出现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等现象。从而刺激和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症,称为梨状肌综台征。祖国医学认为是气滞血瘀、寒湿凝聚所致,属于“筋痹”范畴。
-
【症状】
病人常在久站或外伤后发生臀部和大腿后侧疼痛。严重者疼痛剧烈。病人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重者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检查见臀部压痛明显,可触及索条状隆起的梨状肌。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血瘀者有明显外伤史;寒湿者身重体倦。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环跳 | 47-52 | 50 | 双穴 |
| 委中 | 42-48 | 40 | 双穴 |
| 疼痛点 | 47-52 | 40-60 |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第2天 | 秩边 | 45-48 | 50 | 双穴 |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疼痛点 | 47-52 | 40-60 |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第3天 | 承扶 | 45-50 | 40-50 | 双穴 |
| 昆仑 | 45-48 | 40 | 双穴 |
| 疼痛点 | 47-52 | 40-60 |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发病期间卧床休息为宜。
-
【案例】
杨某,男,34岁。
主诉:1个月前扛重物时,不慎扭闪,即致右侧腰臀部疼痛,并向同侧下肢外侧放射,昼轻夜重。
刻诊:右臀部呈刀割样疼痛,不能行走。检查:梨状肌走行位置上触及条索状肌束,压痛及放射痛明显,右直腿抬高60°以前疼痛加剧,超过60°后疼痛减轻。右梨状肌紧张试验(+),腰部检查(-)。诊断:梨状肌综合征。
艾灸:隔物灸施灸,处方见上表。第四天复诊时诉夜间疼痛明显减轻,艾灸7天后已能行走。